欢迎进入思恩半导体科技(苏州)有限公司 上海思恩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!


您当前的位置首页 > 信息动态  > 行业动态 返回

生瓷片冲腔机在电子信息行业的应用有哪些

来源:www.ssntech.com  |  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17日
      生瓷片冲腔机是电子信息行业中用于加工多层陶瓷基板(MLCC、LTCC 等)的关键设备,通过精密冲压在生瓷片(未烧结的陶瓷坯片)上形成腔体、通孔等结构,为后续电路集成、元器件埋置奠定基础。其应用覆盖半导体封装、5G 通信、新能源电子等多个领域,具体场景及技术特点如下:
一、核心应用领域与场景
1. 多层陶瓷电容器(MLCC)制造
应用场景:手机、电脑、汽车电子中的高容量 MLCC 生产。
技术作用
    在微米级生瓷片(厚度 5-100μm)上冲制阵列式凹槽,填充电极浆料后叠层烧结,形成多层电容结构(如 01005/0201 等超微型 MLCC)。
    冲腔精度要求 ±1μm,腔体尺寸最小达 50μm×50μm,边缘粗糙度 Ra<0.5μm,确保叠层时电极对齐度,避免短路。
    典型案例:村田、三星电机的 MLCC 产线中,冲腔机用于制备 100 层以上的超薄叠层结构。
2. 低温共烧陶瓷(LTCC)基板加工
应用场景:5G 基站天线模块、毫米波雷达、卫星通信的高频集成基板。
技术作用
    在生瓷片上冲制三维腔体,用于埋置芯片、电阻、电感等元件,实现系统级封装(SiP)。
    冲制直径 50-200μm 的通孔,填充银浆形成垂直互联导线,替代传统 PCB 的过孔工艺(高频损耗更低)。
    关键指标:腔体深度控制精度 ±2μm,通孔位置偏差<5μm,以满足 5G 频段(28GHz 以上)的信号完整性要求。
3. 半导体封装基板(陶瓷载板)
应用场景:CPU、GPU 的陶瓷封装基板(如 LGA、PGA 封装)。
技术作用
     冲制芯片凹槽(Die Pocket),深度通常为生瓷片厚度的 1/2-2/3,用于固定裸芯片(如 Intel 的陶瓷封装基板)。
     冲制金属化通道槽,填充铜 / 钨浆料后形成散热路径,解决高功率芯片的热管理问题(热导率可达 20-25W/m・K)。
     工艺难点:腔体底部平面度≤5μm,避免芯片焊接时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开裂。
4. 传感器与 MEMS 封装
应用场景:压力传感器、加速度计的陶瓷封装外壳。
技术作用
    冲制密闭腔体作为传感器敏感元件的保护空间,精度要求 ±5μm,确保真空度或气体密封性(如胎压传感器的真空腔)。
    冲制微流道结构,用于医疗传感器的液体 / 气体流通路径(如血糖传感器的采样通道)。
材料适配:可加工 Al₂O₃、AlN、ZTA(氧化锆增韧氧化铝)等陶瓷生瓷片,满足不同传感器的耐温、绝缘需求。
二、冲腔工艺的技术特点与设备要求
1. 精密冲压技术
      冲头材料:采用碳化钨(WC)或金刚石涂层冲针,硬度>2300HV,寿命可达 10 万次以上(普通钢材冲针仅 1 万次),避免冲腔时生瓷片边缘崩裂。
      驱动方式:伺服电机 + 滚珠丝杠驱动,位移精度 ±0.5μm,冲切速度可达 100-300 次 / 分钟(如日本 Disco 的 DAD325 冲腔机)。
      温度控制:冲头加热至 50-80℃(生瓷片软化点附近),降低冲切应力,减少裂纹产生(尤其适用于厚度<20μm 的超薄生瓷片)。
2. 视觉定位与检测系统
      冲前定位:通过双 CCD 相机识别生瓷片上的 Mark 点,定位精度 ±1μm,确保多层冲腔的位置一致性(如 LTCC 基板需叠层 10-50 层)。
      在线检测:冲腔后立即通过 AOI(自动光学检测)扫描腔体尺寸、边缘质量,不良率控制在 0.1% 以下(如韩国 Kohyoung 的 SPI 设备)。
3. 自动化与智能化集成
      连线生产:与流延机、印刷机、叠层机联机,形成 MLCC/LTCC 全自动化产线(如京瓷的 MLCC 生产线节拍可达 0.1 秒 / 片)。
      工艺数据库:内置不同材料(Al₂O₃、AlN)的冲切参数模型,自动优化冲头速度、压力,适应不同配方生瓷片的加工特性。
三、典型应用案例解析
1. 5G 天线模块中的 LTCC 基板
      需求背景:5G 基站天线需集成多频段滤波器、功分器,传统 PCB 无法满足高频损耗要求。
      冲腔机作用:在 Al₂O₃生瓷片上冲制腔体用于埋置 LC 滤波器,冲制通孔形成垂直互联,经 900℃共烧后实现介电常数 ε≈9.8、损耗角正切 tanδ<0.002 的高频基板,支持 28GHz 信号传输。
2. 新能源汽车 IGBT 模块封装
       需求背景:IGBT 工作温度达 150-200℃,需高导热陶瓷基板散热。
       冲腔机应用:在 AlN 生瓷片上冲制芯片凹槽(深度 0.3-0.5mm),填充银烧结膏焊接 IGBT 芯片,基板热导率达 170-200W/m・K,比传统 FR-4 基板散热效率提升 10 倍以上。
3. MEMS 麦克风的封装基板
       需求背景:MEMS 麦克风需密闭声学腔,防止外界噪声干扰。
       冲腔工艺:在 ZTA 生瓷片上冲制直径 0.5-1mm、深度 0.2-0.3mm 的圆形腔体,冲腔边缘粗糙度 Ra<1μm,确保声波传输损耗<1dB,满足消费电子的高音质要求。
四、行业发展趋势与技术挑战
1. 向更高精度与微型化发展
       精度提升:随着 3D 集成需求增加,冲腔机正向纳米级精度突破(如冲制 10μm 以下的微结构),需采用激光辅助冲压技术(激光加热生瓷片局部软化,再冲切)。
       超薄材料加工:针对 5μm 以下生瓷片,冲腔机需配备真空吸附平台(负压 0.1MPa),防止材料翘曲,同时冲头采用圆角设计(R=1-2μm)减少边缘破损。
2. 多材料混合加工需求
       陶瓷 - 金属复合基板:在生瓷片冲腔后嵌入铜箔、钨片等金属构件,需冲腔机具备多工位切换功能(如冲切 + 压合一体化),典型应用于功率半导体的 AMB(活性金属钎焊)基板。
3. 绿色制造工艺创新
       干冲工艺替代湿法加工:传统冲腔需涂覆脱模剂,现开发无脱模剂冲切技术(冲头表面镀类金刚石 DLC 涂层),减少有机溶剂使用,符合电子行业 RoHS 环保标准。